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0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75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0篇
  1篇
中国医学   196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索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证候分布规律,为建立证候宏观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以三家医院老年高血压病近10年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证型和四诊信息为切入点,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临床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575份病历资料中单证占总数的15.7%,复合证型占84.3%;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4个公因子,分别为肾虚、气虚+痰湿、瘀血和阴虚阳亢.结论 肾气亏虚证是老年高血压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但是单证较少,在住院患者中大多以复合证候的形式出现,痰和瘀是肾气亏虚证最主要的兼夹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稳定性冠心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调研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合并病及中医证候要素。结果调研736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脑卒中的患者94例,占12.77%。稳定性冠心病常见证候是血瘀(501例,68.07%)、痰浊(363例,49.32%)、气虚(344例,46.74%)。冠心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常见证候是血瘀(65例,69.14%)、气虚(47例,50.00%)、痰浊(44例,46.81%);亚组分析显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患者,无论男女均多见气滞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脑卒中兼夹糖尿病的患者多见气滞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脑卒中兼夹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患者较不合并脑卒中的患者多见气滞证。结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基本症候是血瘀、气虚、痰浊,气滞是其关键病机。  相似文献   
993.
针刺调节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现察针刺对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将70例患者分为阴虚火旺组42例,气阴两虚组28例,并在治疗前后对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尿儿茶酚胺排量(CA)、血清甲状腺素(T4、T3)、血浆环棱苷酸(cAMP、cGMP)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辨证钟刺时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使各项现察指标显著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阴虚火旺组、气阴两虚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具有调节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并使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化痰祛瘀、降气平喘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化痰祛瘀、了气平喘中药寒喘平口服液和热喘平口服液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儿。方法 治疗组分别应用寒喘平、热喘平口服液支气管哮喘共105例,并与用桂龙咳喘宁胶囊治疗者52例作对照观察。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寒喘平治疗组分别为88.00 %、、90.91%,桂龙咳喘宁对照组为73.0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用胶体果胶铋、黄连素片、维酶素片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程2月。结果: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89%(95%CI=78.62%~99.16%);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9.70%(95%CI=54.02%~85.3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37 8,P=0.015 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组间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5.596 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其收益为OR=0.29(但95%CI跨过1),NNT=5(95%CI=2.6~5 000.0)。  相似文献   
996.
肺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为致病之基;痰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之根。痰瘀为肺胀虚实夹杂之因,二者互结。治疗时应辨证论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同时防止过药伤正。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理肺润肠散治疗老年性虚秘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年龄为57~82岁的虚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服理肺润肠散,对照组56例服麻仁丸治疗,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76.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理肺润肠散治疗老年性虚秘简便、廉价、有效。  相似文献   
998.
“肝郁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代谢组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并验证肝郁证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肝郁证代谢组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探讨代谢组学用于证候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采用慢性束缚的方法造成肝郁证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糖水偏好实验、血浆皮质酮、胃黏膜、肾上腺病理观察评价模型。运用1HNMR技术对两组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躲避、活动减少、大便松散、皮色失去光泽,造模第2周开始生长较对照组缓慢(P<0.05);糖水偏好实验显示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对糖水的偏好摄入少于对照组(P<0.05);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造模后模型组胃黏膜、肾上腺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但模型组肾上腺体重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代谢组学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中葡萄糖(Glucose)和肌酸(Creatine)的含量明显偏高,而3-羟基丁酸(3-HB)、谷氨酰胺(Gln)、磷脂酰胆碱(PtdCho)、磷酸胆碱(PCho)和不饱和脂肪酸(UFA)的含量明显偏低。结论:从病因学、行为学和病理表现上慢性束缚的方法成功构建了肝...  相似文献   
999.
边莉  田思胜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676-1679
在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中,化疗作为主要手段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其不良反应较大。通过对1994年—2006年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显示肺癌中晚期患者病机特点为气阴两虚、余毒未清,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法为主。益气养阴解毒法(汤剂、口服液、注射液和胶囊)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能够显著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及物质代谢,增强化疗耐受性,减轻毒副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益气养阴解毒方与化疗联用能保护骨髓、对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中药预处理和心肌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48h缺血大鼠心肌Bcl-2、Bax、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正常喂食,1组灌胃中药悬液,10d后选各组健康大鼠行冠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只穿线不结扎冠脉;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45min后再灌注48h;温阳益心中药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中药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45min后再灌注48h;预适应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之后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48h。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阳性细胞表达,原位杂交检测Bcl-2、BaxmRNA阳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AP)。结果 IP组和中药组AP较IR组低,Bcl-2阳性表达心肌细胞数与Bcl-2mRNA表达率比IP组高,Bax阳性表达心肌细胞数与BaxmRNA表达率比IR组低(P0.05)。结论 IP与温阳益心中药对IR的心肌保护均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功能,且有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